中国戏曲
中国戏曲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它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经过汉、唐到宋、金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它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综合而成。
中国的戏曲与希腊戏(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中国戏曲最年轻,至公元11世纪才正式登堂入室,但由于它积蓄既久,来源亦多,故而潜藏了特别旺盛的生命力。
剧种
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逐步形成了以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五大戏曲剧种。其它比较著名的戏曲种类还有昆曲、粤剧、淮剧、川剧、秦腔、晋剧、汉剧、河北梆子、湘剧、黄梅戏、湖南花鼓戏等。约有三百六十多个种类,传统剧目数以万计。
特征
运用歌舞形式表现生活是中国戏曲的主要手段,宋代的南戏和元代的杂剧,在不断吸收诗歌、音乐、舞蹈、绘图、说唱、杂技、武术等姊妹艺术的基础上,最终形成了以唱、做、念、打的综合表演为中心的戏剧形式。其音乐性的对话 – “唱”、“念”(说),舞蹈化的动作 – “做”、“打”和舞台时空的虚拟性,表演的程式化,是中国戏曲艺术的特征。
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思想精髓,构成了独特的戏剧观,使中国戏曲在世界戏曲文化的大舞台上闪耀着它的独特的艺术光辉。
发表评论
Want to join the discussion?Feel free to contribu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