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越文化
吴越文化又称江浙文化,吴越文化区以太湖流域为中心,主要范围包括今上海、江苏南部、浙江、安徽南部、江西东北部。
自商末周初起,吴和越两个国家分别在今天的江、浙地区逐渐形成,并于春秋时期相继称霸。
据史书记载,吴国(约前11世纪—前473年)是周朝时的一个诸侯国,姬姓,其国境位于今苏皖两省长江以南部分,后扩张到除徽州地区以外的苏皖两省全境。吴国都初期可能在江阴市境内,后期迁至苏州。
越国位于吴国之南,定都会稽(今浙江绍兴市),拥有今浙江大部和江西一部分。
公元前514至496年吴王阖闾时代,吴国得到楚臣伍子胥及齐国孙武的辅佐,大败楚齐,在一次伐越之战中受伤而死,临终之际,嘱其子夫差报仇。夫差不辱父命,日后果然征服了越王勾践,然后挥军北上,争霸中原。接下来,是越王勾践的“卧薪尝胆”,最后消灭吴国,逼得夫差自杀。越王勾践随之亦称霸中原。
在吴越之间的操戈中,还有文种、范蠡、西施等历史人物,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依然家喻户晓。
南宋以来,吴越文化愈发向精致的方向生长,南宋和明朝吴越人开始成为官场主流;随着近代工商业的萌芽,吴越文化又平添了奢华之习。
吴越人性格外柔内刚,为人谦和,注重礼节。
吴越文化的特征被概括为:“海纳百川、兼容并蓄,聪慧机敏、灵动睿智,经世致用、务实求真,敢为人先、超越自我”
世界文化遗产-杭州西湖文化景观
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该景观秉承“天人合一”哲理,在10个多世纪的持续演变中日臻完善,成为景观元素特别丰富、设计手法极为独特、历史发展特别悠久、文化含量特别厚重的“东方文化名湖”。
这里有梁山伯与祝英台、白娘子和许仙的传说,有中国最伟大诗人苏东坡、白居易的瑰丽诗篇,这里是中国人心中关于“美”最经典的符号。
2011年,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西湖是现今《世界遗产名录》中少数几个湖泊类文化遗产之一。
世界遗产委员会的描述:
自公元9世纪以来,西湖的湖光山色引得无数文人骚客、艺术大师吟咏兴叹、泼墨挥毫。景区内遍布庙宇、亭台、宝塔、园林,其间点缀着奇花异木、岸堤岛屿,为江南的杭州城增添了无限美景。
数百年来,西湖景区对中国其他地区乃至日本和韩国的园林设计都产生了影响,在景观营造的文化传统中,西湖是对天人合一这一理想境界的最佳阐释,是文化景观的一个杰出典范,它极为清晰地展现了中国景观的美学思想,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园林设计影响深远。
世界文化遗产-苏州古典园林
苏州园林是指中国苏州地区的园林建筑,以私家园林为主,起始于春秋时期的吴国建都时(公元前514年),形成于五代,成熟于宋代,兴旺于明代,鼎盛于清代。
到清末苏州已有各色园林一百七十多处,现保存完整的有六十多处,对外开放的园林有十九处。占地面积不大,但以意境见长,以独具匠心的艺术手法在有限的空间内点缀安排,移步换景,变化无穷。
其中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和留园分别代表着宋、元、明、清四个朝代的艺术风格,被称为苏州“四大名园”。
苏州园林中的拙政园、留园、网师园和环秀山庄,于1997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Ⅰ)(Ⅱ)(Ⅲ)(Ⅳ)(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0年沧浪亭、狮子林、艺圃、耦园、退思园作为苏州古典园林的扩展项目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这样评价苏州古典园林:
没有哪些园林比历史名城苏州的四大园林更能体现出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的理想品质。咫尺之内再造乾坤,苏州园林被公认是实现这一设计思想的典范。这些建造于11~19世纪的园林,以其精雕细琢的设计,折射出中国文化中取法自然而又超越自然的深邃意境。
昆曲
昆曲,又称昆剧、昆腔、昆山腔,是中国最古老的剧种。昆曲糅合了唱念做打、舞蹈及武术等,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珍品。
昆曲早在元朝末期(14世纪中叶)即产生于苏州昆山一带,昆曲唱腔华丽婉转、念白儒雅、表演细腻、舞蹈飘逸,加上完美的舞台置景,可以说在戏曲表演的各个方面都达到了最高境界。正因如此,许多地方剧种,如晋剧、湘剧、川剧、桂剧、越剧等,都受到过昆剧艺术多方面的影响,被称为“百戏之祖”。
昆曲中的许多剧本,如《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等,都是古代戏曲文学中的不朽之作。昆曲曲文秉承了唐诗、宋词、元曲的文学传统,曲牌则有许多与宋词元曲相同。这为昆曲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文化基础,同时也造就了一大批昆曲作家和音乐家,这其中梁辰鱼、汤显祖、洪升、孔尚任、李玉、李渔、叶崖等都是中国戏曲和文学史上的杰出代表。
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宣布第一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单,其中包括中国的昆曲艺术,中国成为首次获此殊荣的19个国家之一。
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会址-乌镇
乌镇隶属浙江省嘉兴桐乡市,西临湖州市,北界江苏苏州市吴江区,是典型的江南地区汉族水乡古镇,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称。乌镇具有六千余年悠久历史,是江南六大著名古镇之一。
乌镇是中国首批十大历史文化名镇和中国魅力名镇之一。2001年,乌镇被列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预备清单。
乌镇具有典型江南水乡特征,以河成街,街桥相连,依河筑屋,水镇一体,以其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和谐相处的整体美,呈现江南水乡古镇的空间魅力。
浙江拥有一批国际知名的大型互联网企业,互联网普及率和信息化发展指数位居全国前列。世界互联网大会也将永久会址确定在乌镇,打造网络空间的“乌镇峰会”。
世界最早的三大家族图书馆之一“天一阁”
天一阁位于浙江宁波市区,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私家藏书楼,也是亚洲现有最古老的图书馆和世界最早的三大家族图书馆之一。现藏各类古籍近30万卷,尤以明代地方志和科举录最为珍贵。
天一阁建于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至四十五年(1566年),是当时兵部右侍郎范钦所建的私家藏书楼。范钦喜好读书和藏书,平生所藏各类图书典籍达7万余卷。范钦所收藏图书以方志、政书、科举录、诗文集为特色。由于一度位高权重,范钦的一部分藏书为官署的内部资料,这也是普通藏书家难以获得的。在他解职归田后,便建造藏书楼来保管这些藏书。
发表评论
Want to join the discussion?Feel free to contribu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