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文化
秦朝灭亡后,项羽把原来秦国之地分封给秦朝的三个降将。分别统治关中西部、关中东部和上郡(今陕北地区),故陕西又称“三秦”。
到了近代,三秦泛指陕西省所辖的关中,陕北,陕南地区。 在中国历史上,先后有14个王朝在此建都,包括中华文明最为辉煌的周秦汉唐四个王朝。
三秦文化是一个历史的传统的文化概念,有其自身的形成、发展和演变过程。应该说,三秦文化的渊源与基础是周秦文化,周秦文化是三秦文化的直接来源和重要内容。由周礼所演化的儒学,是三秦大地重要的文化资源之一。
处于封建社会上升时期的汉唐王朝,其开放、先进的文化直接影响到了三秦文化,涌现出了像司马迁、张骞、班超、杜牧、韦庄、薛涛等心胸广阔,才华横溢,气质非凡,开拓进取的伟大人物。
作为地域文化,三秦文化的早期发展是令世人注目的。然而唐代以后,秦地经济的发展逐渐减缓,文化的发展也不如早期的繁荣。
三秦文化在经由唐宋时期由盛而衰的转折之后,在其文化之中便逐渐孕育出一种怀旧的历史惰性。这种惰性是三秦文化经过历史性转折之后,在小农经济的土壤里滋生成长的。它使人多安于现状、重土乐天,即使对现实产生不满情绪,也不会去积极努力的开拓创新,以期达到理想的目标。
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始皇陵兵马俑坑
秦兵马俑,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始皇陵以东1.5公里处的兵马俑坑内。1974年3月,兵马俑被发现。
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并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先后已有200多位国家领导人参观访问。
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嬴政(前259—前210年)的陵寝,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城东5公里处的骊山北麓。
秦始皇陵建于公元前246年至前208年,修筑时间长达39年之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规模庞大,设计完善的帝王陵寝。据史料记载,秦陵中建有各式宫殿,陈列着许多奇异珍宝。实际上它就是一座豪华的地下宫殿。
秦陵四周分布着大量形制不同、内涵各异的陪葬坑和墓葬,现已探明的有400多个,其中包括举世闻名的“世界第八大奇迹”兵马俑坑。
对秦始皇陵园第一次全面的考古勘察始于1962年,考古人员绘制出了陵园第一张平面布局图,经探测,陵园范围有56.25平方公里,相当于近78个故宫。
兵马俑的塑造,从已整理出土的一千多个陶俑、陶马来看,几乎无一雷同。人物的发式就有许多种,手势也各不相同,面部的表情更是各有差异。从他们的装束、神情和手势就可以判断出是官还是兵,是步兵还是骑兵。总体而言,所有的秦俑面容中都流露出秦人独有的威严与从容,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强烈的时代特征。
秦俑坑出土文物所展现的秦代冶金和金属加工技术比以往的估计要高出很多,如秦俑出土的绝大多数兵器表面都涂有防锈保护层,而直到两千多年后的1937年,现代镀铬技术才在德国产生。
秦人在标准化实践方面取得了惊人的成就,这种标准化既是秦人管理艺术发展的代表,也是秦代科技水平的标志。秦人加工的青铜弩机器件精密、形体标准,相同规格的器件完全可以互换。许多特殊的加工工艺,如青铜铍脊上的纹饰生成,纤如毫发的金属小孔钻刻技艺,也都令人叹为观止,一些工艺至今还是不解之谜。
发表评论
Want to join the discussion?Feel free to contribu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