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语法的特点
编辑整理:Aldly(2016年3月20日)
现代汉语语法中最大的特点是没有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名词没有格的变化,也没有性和数的区别;动词不分人称,也没有时态,这是不同于欧洲语言的特点。
汉语语法的另外一个特点是省略,不影响大概意思的词往往省略掉。
与印欧语系相比,现代汉语语法还有以下主要特点:
1. 汉语词类和句法成分关系复杂
汉语的词语存在多词性现象,而且不仅名词、动词、形容词三类词都可以同样直接做谓语,甚至短语和子句也可以做谓语。
2. 汉语量词和语气词十分丰富
如在英语里:“two books”,数词可以直接修饰名词。现代汉语的数词不能直接修饰名词:“两本书”,中间要加上一个量词。汉语有丰富的量词特别是个体量词,不同的名词往往要配用不同的个体量词。如“一张床”、“两台电视机”等。
汉语语气词十分丰富,一般放在句末,也可以在句中。如“你去吧”、“你去嘛”、“你去呀”。
3. 汉语句子的构造原则与词组的构造原则基本上是一致的
如汉语的主谓结构独立的时侯相当于英语的句子,不独立的时候相当于英语的子句。汉语的主谓结构实际上也是一种词组,跟其它类型的词组地位完全平等。它可以独立成句,也可以做句法成分。
4. 语序和虚词是汉语主要的语法手段
汉语语法中语序和虚词的运用非常重要。汉语不依赖词的形态变化(印欧语常用词尾的形态变化来表示句法功能的变化);也就是说,汉语词类与句子成分不存在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关系,汉语表示语法和语义关系的主要手段是语序和虚词。
如“来早了”指来得太早,“早来了”表明早就来了;语序不同,表示的意义也不同。再如“北京大学”、“北京的大学”,虚词的有无会导致语义发生变化。
发表评论
Want to join the discussion?Feel free to contribu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