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拼读与拼写
(1)拼读方法
(1.1)两拼法
就是用声母和韵母两个部分进行拼音的方法。用这种方法拼音,要把韵母当作一个整体,不管结构如何都不分开读。这种方法的要领是“前音(指声母)轻短后音(指韵母)重,两音相连猛一碰。”从教学的角度看,两拼法比较容易学会,单发声母要注意读声母本音。如:b- ào →bào,h-āng →hāng。
(1.2)三拼连读法
对有声母、介音和韵母三段的音节,采用三拼连读法。这种方法的要领是“声短介快韵母响,三音连读很顺当”。如:x(声母)-i(介母)-an(韵母)→xiàn(现)。
三拼音节也运用“两拼法”来进行拼音。即把声母和介音看成一个整体,直接和后面的韵母进行拼音,如:bi-āo →biāo(标),hu-áng →huáng(黄),hu-an →huan(欢)。
(1.3)直呼音节法
直呼音节法就是对一个音节不再进行拼读,直拉读出字音的方法。直呼音节的方法一般有三种:
① 支架法
要领是“声母支好架,声韵同时发”。也就是先摆好发声母的口形,紧接着用声母的本音连读带调韵母,一口气呼出音节。
② 暗拼急读法
是初学直呼时,向“支架法”过渡的办法。就是看到一个音节,先看准音节的声、韵、调,但不念出来,而是经过心里拼准后,再快速直接读出音节。
③ 整体认读法
这种方法是像认记“整体认读音节”(yi 、wu、 yu)一样,像认读汉字一样,直接认读一个个音节。
(2)拼写规则
掌握拼写规则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2.1)y和w的使用
为了使音节界限清楚,汉语拼音方案规定零声母开头的音节,要分别使用隔音字母y和w。
i行韵母要写成yi(衣)、yɑ(呀)、ye (耶)、yɑo(腰)、you(忧)、yɑn(烟)、yin(因)、yɑnɡ(央)、yinɡ(英)、yonɡ(雍)。
u行韵母要写成wu(乌)、wɑ(蛙)、wo(窝)、wɑi(歪)、wei(威)、wɑn(弯)、wen(温)、wɑnɡ(汪)、wenɡ(翁)。
ü行韵母要写成yu(迂)、yue(约)、yuɑn(冤)、yun(晕)。
(2.2)iou、uei、uen的使用
这三个韵母和声母相拼时,要去掉中间的元音字母,写为iu、ui、un。例如niu(牛)、ɡui(归)、lun(论)。 如果前面是零声母,就要按照y和w 的使用规则,分别写为you、wei、wen。可见iou、uei、uen是理论的写法,在实际拼写时并不出现。在分析韵母的结构时,仍旧使用iou、uei、uen,不用省写式。
(2.3)ü的使用
韵母ü能和j、q、x、n、l五个声母相拼。声母j、q、x可以和ü相拼,但是不和u相拼。为了减少ü的出现频率,汉语拼音方案规定,当j、q、x和ü相拼时,ü上的两点要省去,写成u。“居、屈、虚”要写为ju、qu、xu,不能写为 jü、qü、xü。而n、l既可以和u相拼,又可以和ü相拼,当n、l和ü相拼时,ü上的两点不能省去。“女、吕”要写为nü、lü,不能写为nu、lu。
(2.4)声调符号的位置
声调符号简称调号,要标在韵母上,不标在声母上。单韵母只有一个元音,调号只能标在那个元音上,如bā(八)、tí(提)。二合前响复韵母,调号标在前一个元音上,如bāi(掰)、bēi(杯); 二合后响复韵母,调号标在后一个元音上,如jiā(家)、ɡuó(国);三合复韵母,调号标在中间的元音上,如jiāo(交)、ɡuāi(乖)。iu、ui、un是 iou、uei、uen的省写式。iu、ui的调号标在后一个元音上,un的标号标在前一个元音上。如 niú(牛)、ɡuī(归)、lùn(论)。
相关的记忆口诀:j、q、x三兄弟,和ü连读把点去;有a莫放过,没a找o、e,i、u并列标在后,单个韵母不用说,i上标调把点去,轻声不标就空着。
本文引自 [ 汉语360 – 基础汉语 > 语音辅导(编号hy360-yy1608)]
原创:hanyu360团队 / 主编:Aldly
发表评论
Want to join the discussion?Feel free to contribu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