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方言(闽语)
编辑整理:Aldly(2018年3月24日)
闽语,是指主要分布于福建省的汉语方言,是基于地理区域的统称,包括闽北语、闽南语、闽东语、闽中语和莆仙语。
闽语俗称“福佬话”,是汉语七大方言中语言现象最复杂,内部分歧最大的一个方言。在海外华人里的影响力仅次于粤语,在海外的分布范围不如粤语分布广。
(福建厦门鼓浪屿)
闽方言主要通行于福建、广东、台湾三省和浙江省南部以及江西、广西、江苏三省的个别地区。台湾省说闽方言的约占全省人口的3/4以上。散居南洋群岛、中南半岛的华侨和华裔中,数百万人祖祖辈辈也以闽方言作为“母语”。在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泰国、缅甸以及印度支那各国的华裔社区中,闽方言也是主要的社会交际语之一。
闽方言按其语言特点大致分为5个方言片:闽南方言、闽东方言、闽北方言、闽中方言和莆仙方言。其中闽南方言是闽方言中使用人口最多、通行范围最广的一片。包括福建省内以厦门、漳州、泉州三市为中心的24个县市。福建省以外各地通行的闽方言,基本上也属于闽南方言,闽南方言以厦门话为代表。
语音方面
①声母:各地闽方言的声母比较一致,大都只有15个,称为“十五音”系统。不少声母保留了上古汉语的特点。
②韵母:闽方言各地在韵母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别。
③声调:闽方言各地都有入声调,声调数目6~8个,以7个为多见。
词汇方面
闽方言有一大批属于本方言区常见而其他方言少见的方言词。这些方言词有两个特点:一是继承古代的语词多,二是单音节词多。例如 “卵”(蛋),“目”(眼睛),“涂”(泥土)“曝”(晒)等,都可以从古籍中找到出处,也都是单音节词。
发表评论
Want to join the discussion?Feel free to contribu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