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 : 学习、教学、评估 》
编辑整理:Aldly(2016年3月27日)
(一)“框架”简介
《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 : 学习、教学、评估 》(以下简称“框架”)是欧洲理事会制定的关于语言教学、学习及评估的整体指导方针与行动纲领,它于 2001 年正式出版发行 ,2003 年修订以后再版发行。该框架就是欧盟各国外语教学和评估的标准,旨在为欧洲语言教学的课程设计、大纲制订、语言测试和教材编纂提供一个共同的理论基础和参考。该标准详细地描述了语言学习者进行有效交流时所必须掌握的技能和达到的标准。
(二)“框架”的语言能力分级标准
“框架”将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分成三等,共六个级别:
一等:Basic User初级使用者(A),包括入门级(A1)和基础级(A2);
二等:Independent User独立使用者(B),包括进阶级(B1)和高阶级(B2);
三等:Proficient User熟练使用者(C),包括流利运用级(C1)和精通级(C2)。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六个级别并不是各自封闭的,我们还可以根据每一等的标准在其基础上继续细分。它只是一个标准框架,是可修改和可扩展的。
(三)“框架”的语言能力描述和语言交际活动
“框架”将语言能力分为”一般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前者包括知识、技能、个性、学习能力等;后者包括语言学能力、社会语言学能力和语用能力三方面。
“框架”以行动为导向(Action Oriented),它把语言交际活动分为”语言理解”、”语言产出”和”互动”,强调通过现实的语言交流来实现交际任务。
“框架”的语言运用环境和语言交际策略
“框架”将语言突出为一种交流的工具,注重语言的社会效用,它把语言运用的环境分成了4个方面:个人交际环境、公共场合的交际环境、工作环境和教育环境。“框架”十分强调语言运用环境,因为语言是帮助学习者在特定的环境下完成特定的交际任务。
(四)“框架”提出了三大交际策略
在理解过程中寻找线索并进行推断;
在互动环境中,参与讨论、合作、辩论、演讲等;
在语言表达活动中,采取计划、补偿、监控等策略。
(五)终身学习 —语言教育目标的大变革
单纯学习一种外语知识、单纯提高某种外语的交际能力已不能满足“多元语言 ”环境下的语言教学 , “终身学习 ”、用一生的时间来培养个人“多元语言能力 ”是当今语言教育的终极目标。
“框架 ”认为 , “每个语言使用者都是社会的个体 , 时时刻刻都在和重叠性很高的社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关系。在跨文化的领域中 , 语言教学的主要目标在于促进学习者个体完整性及认同感的发展。”
参考文献:“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新理念对汉语教学的启示与推动—处于抉择关头的汉语教学”(白乐桑 张丽)《世界汉语教学》杂志2008年第3期
发表评论
Want to join the discussion?Feel free to contribu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