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结构六书说
编辑整理:Aldly(2018年3月27日)
公元 121年的某一天,一辆马车正赶往洛阳,车上的人奉父亲之命要将一个硕大的木箱呈献给当朝皇帝。箱中盛放的是其父许慎耗费了毕生的精力才得以完成的书稿,年迈多病的老人已搬不动上万条成册的竹简。
这箱书稿日后也就成为了中国第一部系统分析字形、考究字源和解释字义的字书 -《说文解字》,更被后世奉为文字学和文献语言学的奠基之作,许慎则被尊为“字圣”。
一般认为,六书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属于造字之法,转注、假借则属于用字之法。“六书”是对汉字进行分析而归纳出来的关于汉字系统的构造方法和理论。当有了六书系统以后,人们再造新字时,都以该系统为依据。 |
“六书”一词始见于《周礼·地官·保氏》,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班固在其《汉书·艺文志》把六书之名定为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许慎《说文解字叙》把六书之名定为: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现在学术界一般采用许慎所定的名称、班固所列的顺序。即所谓“六书”是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1. 象形
用简单的线条描摹客观事物的形状,使人一看就能把字形与具体事物联系起来,知道它所代表的事物。
比如:
象形字来自于图画文字,但是图画性质减弱,象征性质增强,它是一种最原始的造字方法。它的局限性很大,因为有些事物是画不出来的。
2. 指事
用一种特殊性符号,标记某一客观事物和表示某一概念,这种标记符号或是加在独体象形字的某个部位,或是加在代表某种事物符号的特殊位置。
比如:
“上”字下面的一长横代表水平线,上面的一短横是指示性符号,表示位置在水平线以上这样一个概念。“本”字是在象形的”木”字之下加一个指示性的小横,表示树根。
3. 会意
把意义可以相互配合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象形字或指事字结合起来,表示一个新的意义。
比如:
“从”字是两个人形组合在一起,一个人站在另一个人后面,表示跟从。“相”字左边是一棵树的象形,右边是一只眼睛的象形,二者组合后,表示用眼睛观察树木。因此”相”的本义是”仔细察看”。
4. 形声
用一个字作形旁,表示意义类别,用另一个字作声旁,表示读音(相同或相近发音)。两者结合成为一个形声字。
比如:
“河”字,左边是”水”,作形旁,表示与水有关;右边是”可”,作声旁,表示读音。“谋”字,左边是”言”,作形旁,表示与语言有关;右边是”某”,作声旁,表示读音。
5. 转注
转注有不同的解释:一是“形转”,二是“义转”,三是“音转”。
由于许慎对于转注的定义简单,《说文》九千余字中亦未指出哪些是转注之字例,后世对转注之确切意义莫衷一是,至今无定论。
清代学者戴震、段玉裁认为转注就是互训,即意义上相同或相近的字互引解释。比如《说文解字》:”老,考也。”
中国著名文字学家、北京大学教授裘锡圭先生认为:在今天研究汉字,根本不用去管转注这个术语。不讲转注,完全能够把汉字的构造讲清楚…… 总之,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卷入到无休无止的关于转注定义的争论中去。(《文字学概要》)
6. 假借
古时候,语言中的某个“词”,本来没有替它造字,就依照它的声音“假借”一个“同音字”来寄托这个“词”的意义。比如,借当小麦讲的”来”作来往的”来”。
发表评论
Want to join the discussion?Feel free to contribu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