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汉语拼音-声调
声调就是声音的高低升降的变化,声调又叫字调。声调是音节的高低升降形式,它主要是由音高决定的。
(1)声调符号
一声
|
二声
|
三声
|
四声
|
–
|
╱
|
√
|
╲
|
符号标在音节的主要母音上或音节后。轻声不标。例如:
妈 mā
|
麻 má
|
马 mǎ
|
骂 mà
|
吗 mɑ
|
一声
|
二声
|
三声
|
四声
|
轻声
|
(阴平) | (阳平) | (上声) | (去声) |
声调是汉语音节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是一 个音节不可缺少的要素。所以汉语拼音方案专门规定了声调符号。声调符号是继承注音字母的标调方式,这四个调号比较直观地显示了汉语普通话四声的高低升降特征。
(2)五度标记法
五度标记法是赵元任为把调值描写得具体、易懂而创造的一种标记调值相对音高的方法。画一条竖线,分作四格五度,表示音调的相对音高,并在竖线的左侧画一条短线或一点,表示音高升降变化的形式。根据音高变化的形式,制成五度标调符号,有时也采用两位或三位数字表示。
一声(阴平声)是55调,二声(阳平声)是35调,三声(上声)是214调,四声(去声)是51调。
(3)声调辨正
① 一声:高平调,调值为55。发音时,声带绷到最紧,始终没有明显变化,保持高音。
② 二声:中升调,调值为35。发音时,声带从不松不紧始,逐渐绷紧,直至最紧,声音由不低不高升到最高。
③ 三声:降升调,调值为214。发音过程中,声音主要是表现在低音段1-2度之间,这是三声的基本特征。三声的音长在四个声调中最长。发三声音时要注意三点:
A 先降再升,一降到底;
B 升要有一定音长且达到相应的高度(4度);
C 降长过程是自然滑动,切忌只降不升或垂直升降。
④ 四声:全降调,调值为51。发音时,声带从紧开始,到完全松驰为止,声音由高到低。四声的音长在四个声调中最短。发四声音时容易出现的错误:下降不干脆,变为曲折下降。
本文引自 [ 汉语360 – 基础汉语 > 语音辅导(编号hy360-yy1608)]
原创:hanyu360团队 / 主编:Aldly
发表评论
Want to join the discussion?Feel free to contribu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