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北方方言
编辑整理:Aldly(2018年3月23日)
北方方言一般指官话方言,官话方言是以北京话为基础定义的北方部分语言统称,即广义的北方话(晋语等除外)。在汉语各大方言中,官话方言有它突出的地位和影响。
以洛阳为中心的北方话通行地区一直是中国政治的心脏地带,因而有“官话”之称。现在全国推行的普通话,就是在”北京官话”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官话可细分为八种次方言:
东北官话、北京官话、冀鲁官话、胶辽官话、中原官话、兰银官话、江淮官话、西南官话。
此外,在非官话方言区中。还有少数由于历史原因而形成的官话方言岛。如海南岛崖县、儋县的“军话”,福建南平城关的“土官话”,长乐洋屿的“京都话”等。使用人口7亿以上。
东北官话 | 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吉林绝大部、辽宁部分地区、内蒙古东部和河北东北部。东北官话具体可分为吉沈片、哈阜片、黑松片,每片又可分为几小片。 |
北京官话 | 主要分布于北京、河北北部和内蒙古中部,可分为京师、怀承、朝峰、石克四片。使用人口约1500万。三声四调,古入声派入平、上、去声。 |
冀鲁官话 | 主要分布于河北大部、天津、山东北部和西北部,以及北京市平谷区,山西广灵县,内蒙古宁城县,冀鲁官话是除东北官话外,与北京官话最为接近的官话。 |
胶辽官话 | 主要分布于山东省的胶东半岛、辽宁省的辽东半岛和鸭绿江下游地带及江苏省的赣榆县。历史上在一些地区如黑龙江省还存在过胶辽官话的方言岛,但也渐渐都消失了。 |
中原官话 | 以河南、陕西关中、山东南部为中心,覆及山东、河北、河南、山西、安徽、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代表方言为河南方言。中原官话的古入声清音声母和次浊声母字今读阴平,古全浊声母字今读阳平是中原官话区的主要特点。 |
兰银官话 | 主要分布于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的部分地区,分为四片金城片、银吴片、河西片、新疆北疆片。 |
江淮官话 | 分布于今江苏和安徽的大部、湖北局部、江西部分地区等地,其中主要分布于安徽省除蚌埠的长江以北地区、镇江以西九江以东的长江南岸沿江一带。 |
西南官话 | 流行于中国西南部四川、重庆、贵州、云南、湖北,以及邻近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湖南省西部、陕西省南部、缅甸果敢的主要语言,在老挝、 越南等地也有部分华人使用。西南官话在缅甸掸邦第一特区(果敢)具有官方地位,是仅有的3个具有官方地位的汉语分支之一。 |
《中国语言地图集》中将西南官话分为十二片,其通常也可按照地域分为四川话、重庆话、贵州话、云南话、桂柳话、湖北话等。
发表评论
Want to join the discussion?Feel free to contribu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