Ⅵ3. 偏正复句
本章节引自我站原创电子书《汉语360语法-2016》( 编号 hy360yf171101 ),主编:Aldly
偏正复句由正句和偏句两部分组成,正句与偏句之间的关系是不平等的,有主有次,有正有偏。正句承担了复句的基本意思,是基本的、是主要的;偏句修饰或限制主句,是辅助的、次要的。
根据正句和偏句之间的关系,偏正复句可以分为:
(1)转折关系(或称转折复句)
(2)假设关系(或称假设复句)
(3)因果关系(或称因果复句)
(4)条件关系(或称条件复句)
(5)目的关系(或称目的复句)(←点击可快速定位)
一、转折关系(复句)
后一分句的意思不是顺着前一个分句的意思说下去,而是作了一个转折,说出同前一分句相反、相对或部分相反的意思来,分句之间构成转折关系。
转折复句可根据语意转折的程度分为重转和轻转两类:
1. 重转复句
正句跟偏句明显对立,常用 “虽然……但是”、“尽管……但是”等关联词语。
例如:
(1)方法虽然不同,目标和理想却是一致的。
(2)虽然他读了许多书,可是并没有真正读懂。
2. 轻转复句
轻转句的分句之间意思上没有明显的对立,转折语气很轻。偏句没有预示转折的关联词语,正句用 “但(是)”、“可(是)”、“只是”、“就是”、“却”、“然而”、“不过”等关联词语来显示转折意思。
例如:
(1)我并不反对处罚孩子,但不主张打孩子。
(2)任务很重,但是我相信他们能按时完成。
二、假设关系(复句)
偏句提出一种假设的条件,正句说明在这种假设条件成立下产生的结果。
假设复句分为一致假设复句和让步假设复句两种类型。
1. 一致假设复句(同步假设)
一致假设复句是指分句所表示的假设和结果是一致的,如果假设成立,结果就成立。
一致假设复句常用的关联词语有,
单用:“就、那就、那么、那、则、便、的话”。
合用:“如果(假设、假如、假若、假使、倘若、倘使、要是、若是、若、万一)……就(那就、那么、那、则、便)”。
例句:
(1)倘若回到老家,这种机会几乎就是天方夜谭。
(2)不把这件事情忘掉,你永远走不出感情的误区。(不用关联词语)
2. 让步假设复句
前一分句先提出一种假设的事实,并且退一步承认这种假设的真实性,后一分句转而述说相反或相对的意思。
让步假设复句常用的关联词语有,
单用:“也、还”。
合用:“即使(即便、就是、就算、纵使、纵然、哪怕)……也(还)、再……也”。
例句:
(1)即使没人提醒,你也应该时时严格要求自己。
(2)纵然有天大的困难,也吓不倒我们。
三、因果关系(复句)
因果复句的正句和偏句之间是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偏句说明原因,正句说明结果。一般是偏句在前,正句在后。
因果复句分为说明因果句、推论因果句两类。
1. 说明因果
说明因果句是对客观存在的因果关系进行说明的复句。偏句提出一种事实情况作为依据,正句表示这种事实所必然导致的结果。
常见的关联词语有,
单用:“因为、由于、是因为、是由于、所以、因此、因而、以致、致使、从而”。
合用:“因为(因)(由于)……所以(才)(就)(于是)(因此)(因而)”、“之所以……是因为(是由于)(就在于)”等。
例句:
(1)家庭增加了一个新成员,所以三个人的情绪都很好。
(2)因为这草都枯萎了,所以踩在脚下更感到柔软。
2. 推论因果
推论因果句的偏句提出一种已经发生的状况,正句推断出一种应该如此的结果。
常见的关联词语有,
单用:“既、既然、可见”。
合用:“既然……那么(就、又、便、则、可见)”。
例句:
(1)既然事情已经这样了,就不要再埋怨自己了。
(2)村子离县城的医院太远,病人没来得及抢救。(不用关联词语)
四、条件关系(复句)
条件复句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是条件和结果的关系。偏句提出一种真实或假设的条件,正句说明在这种条件下所产生的结果。
条件复句可以分为三类:充分条件句、必要条件句和无定条件句。
1. 充分条件句
偏句是正句的充分条件,正句表示这种充分条件所产生的结果。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
单用:“便、就”。
合用:“只要(只需、一旦)……就(都、便、总)”。
例句:
(1)只要煤矿一开工资,这个城市总要热闹那么几天。
(2)一旦掌握了要领,就很容易深入下去了。
2. 必要条件句
偏句是正句成立的必要条件,缺少了必要条件,正句提出的结果就无法成立。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
单用:“才、否则、要不然”。
合用:“只有(唯有)(除非)……才(否则)(不)”。
例句:
(1)正是有了他的帮助,小敏才感到生活充满了希望。
(2)除非让他亲自去解释,否则永远也别指望得到原谅。
3. 无定条件句
偏句排除一切条件,正句表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会产生同样的结果,不以偏句的条件变化为依据。
无定条件句必须成对使用关联词语,常用的合用关联词语有:“无论(不论)(不管)(任凭)……都(也)(还)(总)(总是)”等。
例句:
(1)无论什么时候找到他,他总是很真诚、很热心地对待我们。
(2)任凭我们怎么叫门,他都没有把门打开。
五、目的关系(复句)
前一分句是正句,提出一种动作行为;后一分句是偏句,说明动作行为的目的。目的复句都是单用关联词语。
根据偏句的位置和关联词语使用的不同,可以将目的复句分为两类:表示得到,表示避免。
1. 表示得到
表示希望得到什么的。
关联词语有:“以、以便、用以、借以、好让、为的是”。
例句:
(1)他吃饭时都要喝上一杯烧酒,以缓解渗透在身上的阴冷。
(2)她与同事调了班,为的是下午陪丈夫去医院看病。
2. 表示避免
表示希望避免什么的。
关联词语有:“以免、免得、省得、以防”。
例句:
(1)我不能草率行事,免得以后后悔。
(2)到时候你给我提个醒,免得我忘了。
发表评论
Want to join the discussion?Feel free to contribu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