Ⅵ1. 关于复句
本章节引自我站原创电子书《汉语360语法-2016》( 编号 hy360yf171101 ),主编:Aldly
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上密切关联、结构上互不作语法成分的分句组成的句子。分句是结构上类似单句而没有完整句调的语法单位。各个分句之间一般有停顿,书面上用逗号,分号或冒号表示,一个复句只有一个句终语调。
一、复句的关联词语
在复句中用来连接分句并表明分句之间关系的词或词组统称为关联词语。
关联词语大都是连词,比如“因为、所以、不但、而且、不仅、但是、只有、以便”等,少数副词如“也、又、就、才、都、还”等也可以起关联作用。还有一些大于词的习惯搭配或词组,比如“不是”、“就是”、“还是”、“一方面”、“一边”、“如果说”、“之所以”、“是因为”、“的话”等,也能用来连接复句。
关联词语是复句关系的标志,多数复句,特别是语义关系复杂的复句,分句之间一般都有关联词语。不用来标明复句关系的词语尽管跟关联词语的形式、意义相近或一样,也不能称为关联词语。
例如:
(1)你怎么又迟到了?(这里的副词“又”不能称为关联词语)
(2)她聪明而且贤惠。(这里的“而且”,就只是一般意义的连词)
关联词语并不是一个内部统一的、独立的词类,也不是一类短语,而是依据起联结复句的分句、标明复句的分句之间关系的作用而聚拢起来的一些词语。
从语法角度看,关联词语有的仅起标明分句关系的关联作用(如连词),有的兼有修饰作用(如副词),有的兼有述语作用(如“是……还是”),可见它的语法功能并不统一,但关联词语都有一个共同的功能,那就是起连接分句的关联作用。
用不用关联词语,用什么关联词语,常常会影响到句子意思的表达。比如“(即使)她考上了研究生,我也不稀罕。”如果不用关联词语“即使”,分句间的关系就不能清晰表达出来,甚至联系不起来。
关联词语有单用,成对配合使用、连用、叠用等不同的使用形式。 大部分关联词语既可以配对使用,也可以单用。比较常见的是在后一个分句单用一个关联词语。有些关联词语只能单用,如“可见”、“以便”、“免得”等,而有些关联词语只能成对使用,如“不是……而是”、“宁可……也”。
同一个关联词语往往可以跟不同的关联词语搭配,以表示不同的分句语义关系。比如“既……也”(并列)、“既……又”(并列)、“既……就”(因果)、“既……更”(递进)等。关联词语配对使用时,有一定的格式,不能把不配对的关联词语硬凑到一块。
二、复句的类型
复句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分类,比如:从分句间紧缩和停顿来看,可以分为紧缩复句和非紧缩复句(一般复句);从有无关联词语来看,可以分为有标记复句和无标记复句;从分句层次的多少来看,可以分为一重复句和多重复句。
当然,在复句的分类中,最主要的分类标准是逻辑关系,或者说意义上的联系。据此可以分为联合复句和偏正(主从)复句两大类。
(一)联合复句
联合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并列组合而成,这些分句叙述相关的几件事情,或说明相关的几种情况,它们之间没有主次之分。
根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关系,联合复句可以分为:
(1)并列关系(或称并列复句)
(2)承接关系(或称承接复句)
(3)递进关系(或称递进复句)
(4)选择关系(或称选择复句)
(二)偏正复句
偏正复句由正句和偏句两部分组成,正句与偏句之间的关系是不平等的,有主有次,有正有偏。正句承担了复句的基本意思,是基本的、是主要的;偏句修饰或限制主句,是辅助的、次要的。
根据正句和偏句之间的关系,偏正复句可以分为:
(1)因果关系(或称因果复句)
(2)条件关系(或称条件复句)
(3)假设关系(或称假设复句)
(4)转折关系(或称转折复句)
(5)目的关系(或称目的复句)
三、复句和单句的比较
(一)从构成成分看
单句是由句子成分构成,句子成分可以由词或短语充当。
复句一般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构成,分句的构造与一般单句的构造基本上是一致的,只是分句没有完全独立的语调,不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书面上用逗号或分号。单句不论长短,都有表示这句话说完了的语调,书面上用句号、问号或感叹号表示。
例句:
(1)他有个妹妹在北京读大学。 (句子内部没有语音停顿,一句话表达了一个意思,是单句。)
(2)他有个妹妹,在北京读大学。(由于句子内部有较大的停顿,成为两个分句,表达了两层意思,所以是复句。)
(二)从结构关系上看
单句的构成成分之间是互相包含的关系,即彼此之间互为句子成分,如主谓、动宾、定中、状中、中补等。
复句的分句在结构上是相对独立、互不包含的,充当复句的分句不做另外分句的句法成分。
例句:
(1)公差催人上路,像屠夫赶牛羊一样。(后面半句在结构上是全句的一个句子成分,所以是单句。)
(2)他过了英语六级,爸爸妈妈都很高兴。(全句有两个结构, 所以是复句。)
(三)从语义关系看
单句的构成成分之间是句子成分的语义关系,如主谓之间的陈述与被陈述的关系,动宾之间的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定中之间修饰与被修饰、限制与被限制的关系等等。
复句的分句之间是互相依存、互相关联的,意义上的联系是分句连接成复句的基础,比如“如果我们有错误,你一定要给我们指出来。”(假设关系)
复句分句之间的语义联系,主要靠语序和关联词语表现出来。有些复句不用任何关联词语,完全依靠语序以及前后分句的语义的制约构成的。比如“要下雨了,把雨伞带上吧。”
发表评论
Want to join the discussion?Feel free to contribu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