Ⅴ5. [ 是 ] 字句
本章节引自我站原创电子书《汉语360语法-2016》( 编号 hy360yf171101 ),主编:Aldly
“是”字句 – 用“是”表示判断或强调的一种特殊句式。
“是”字句的应用
(一) “是”是动词,表示判断。
1. 主宾是对等关系,所以,结构上主语和宾语的位置可以互换。
例如:
(1)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中秋节是八月十五)
(2)我要说的就是这些。(这些就是我要说的)
(3)小王最大的特点是勤学好问。(勤学好问是小王最大的特点)
2. 主宾是从属关系,所以,结构上主语和宾语的位置不能互换。
例如:
(1)那本词典是我的。
(2)李老师是我们学院的老教师。
(3)这所房间 以前 是他的。(可在“是”前的某个位置上加上表示时间意义的词语)
3. 对主语的说明,宾语是在某一方面对主语进行补充说明。
例如:
(1)老张是个热心肠。
(2)他来来回回总是这辆破车。
(3)我来这里是想了解一些情况。
(4)我们不是来送人,我们是来接人。( “是”字句的否定形式要用“不”,不能用“没”或者“没有”。)
4. 表示“具有判断意义”的存在关系。主语一般是表示方位或场所意义的词语。
例如:
(1)火车站前是一个宽阔的广场。
(2)地板上都是水。
5. 作为动词的“是”常和结构助词“的”配合运用,构成“是……的”格式。
例如:
(1)这些书、报、杂志都是图书馆的。
(2)她是车上卖票的。
(3)你是不是坐车来的?(疑问式为“是不是……的”)
(4)我不是坐车来的。(否定式为“不是……的”)
(二) “是”是副词,用在动词、形容词前有强调的作用。
1. “是”字可以省去而意义不变。
例如:
(1)老张(是)下午离开北京。
(2)这孩子(是)机灵。
2. 作为副词的“是”常和语气助词“的”配合运用,构成“是……的”格式,主要有三种作用:
A. 强调动词前的状语部分,即动作发生的时间、处所、方式、条件、目的、原因、对象等,而不是动作本身。
例如:
(1)他是 上午 打来的电话。(强调动词前的状语部分,即动作发生的时间。)
(2)我是 在学校门口 碰见他的。(强调动词前的状语部分,即动作发生的地点。)
(3)我不是 坐出租车 来的,是 走着 来的。(强调动词前的状语部分,即动作发生的方式。)
B. 强调动词的施事。
(1)这台电脑是 他们俩 合用的。
(2)这个书包大概是 小王 忘了拿走的。
C. 表示说话人的看法、见解和态度,带有肯定的或委婉的语气。
例如:
(1)这件事,他是知道的。
(2)办这种事对他来说是轻而易举的。
(3)你这样做是不行的!
附录
“是”字句是现代汉语使用频率比较高的一种特殊句式,现代语言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诸多的探索和研究, 并形成了一些理论和观点,也有些不同的说法。在此,“删繁就简,实用易学。” 仍然是我们编辑一贯遵从的主要指导原则。
发表评论
Want to join the discussion?Feel free to contribu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