Ⅳ4. 四种句类
本章节引自我站原创电子书《汉语360语法-2016》( 编号 hy360yf171101 ),主编:Aldly
陈述句 / 疑问句 / 祈使句 / 感叹句(←点击可快速定位)
一、陈述句
陈述句是叙述或说明事实、使用陈述语气的句子,句末标点用句号。陈述句是思维的最一般表现形式,也是使用最为广泛的句类。陈述句有时使用语气词,例如“的、了、吧、呢、啊、着、嘛、也罢、也好”等。
陈述句的分类
1. 肯定形式的陈述句
肯定形式的陈述句用来肯定某件事情或某种现象存在。肯定形式的陈述句加上相应的副词,可以加强或减轻肯定语气。
例如:
(1)北京是中国的首都。
(2)现在这一切都结束了。
(3)他居然考上了名牌大学。
(4)你也许应该先咨询一下老师的意见。
2. 否定形式的陈述句
否定形式的陈述句用来表示某件事情或某种现象不存在,一般是在肯定形式基础上加上否定词构成。否定形式的陈述句加上相应的副词,可以加强或减轻否定语气。
例如:
(1)我没有做过任何见不得人的事情。
(2)噪音太大,你说的话我听不清楚。
(3)当初我根本没有觉得会有什么风险。
(4)如果不是当初的那场变故,她或许不会如此痛苦。
3. 特殊形式的肯定句
除了一般形式的肯定句之外,为了表示不同程度或者不同范围的肯定,往往采用特殊的形式,就成为特殊形式的肯定句。特殊形式的肯定句主要有以下两类:
3.1 双重否定句,双重否定句是使用两个否定副词来表达肯定含义的句子。如”不……不”、”没有……不”、”非……不”,以及”无不、无非、不无、未必不”等。双重否定句的肯定语气比一般肯定句强烈或委婉。
例如:
(1)他不敢不去。(强烈)
(2)他不会不同情我的。(委婉)
(3)他的话不无道理。
(4)我虽然年轻,但未必不是你的对手。
3.2 包含疑问代词或疑问结构的陈述句,有些句子,虽然含有疑问代词或疑问结构,但并不表示疑问,而是任指用法,全句带有陈述语气,这种句子就是包含疑问代词或疑问结构的陈述句。
例如:
(1)也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2)今天咱哪儿都不去。
(3)我知道他为什么不来。
二、疑问句
疑问句是表示疑问、使用疑问语气的句子。
疑问句的分类
1. 一般疑问句
一般疑问句是提出疑问,要求别人做出回答的句子。一般疑问句根据其结构特点和所表达的疑问语气,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1.1 是非问句
是非问句是提出问题,要求别人回答“是”或“否”的疑问句。是非问句与一般陈述句的结构形式基本相同,但语调要变为升调,或者句末加上疑问语气词。是非问句中经常使用的疑问语气词有“吗、吧、啊”等,但不能使用“呢”。是非问句可以用“是、对”或“不、没有”回答。
例如:
(1)你真的决定要走了?(不用疑问词,语调为升调)
(2)他们做什么生意,你知道吗?(表示可疑而要求证实的语气)
1.2 特指问句
特指问句是用疑问代词代替未知的部分进行提问,要求对方针对未知的部分做出回答的疑问句。特指问句既可以使用升调,也可以使用降调。只能使用“呢、啊”等语气词,不能使用“吗”。
例如:
(1)你昨天晚上几点睡的?
(2)你下一步是如何打算的呢?
(3)我的手表呢?
1.3 选择问句
选择问句是提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情况,让对方从中进行选择的疑问句。
例如:
(1)这皮鞋是皮的还是革的?
(2)那本字典是你的,还是他的?(前后分句主语相同时,“是”用在前一分句主语之后。)
(3)下一个是你发言,还是他发言?(前后分句主语不同时,“是”用在前一分句主语之前。)
(4)你到底是同意呢,还是不同意?(使用疑问词时,选择问句常用“呢”,一般不用“吗、吧”。)
(5)喜欢打篮球呢,还是打排球呢?(采用并列复句形式的选择问句,可以只在前句使用一个语气词,也可以前后都使用语气词。比较而言,使用两个语气词的选择问句的语气更重一些。)
1.4 正反问句
正反问句是用肯定和否定并列的方式进行提问,希望对方从中做出选择的疑问句。正反问句一般不使用疑问代词或疑问语气词。需要时可用“呢、啊”,一般不用“吗、吧”。如:我们这样做好不好啊?正反问句常用的格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1)这个人可靠不可靠?(否定词后面出现被否定成分)
(2)他明天来不?(否定词后面不出现否定被否定成分)
(3)先把自行车借我骑骑,行不行?(全句后面加正反否定词语)
2. 反诘疑问句
反诘疑问句又称反问句。说话人无疑而问,用疑问的形式(结构、语气)来表示肯定或否定的意思。反诘疑问句也有是非问、特指问、选择问、正反问四种问句的形式。
例如:
(1)这不是挺好的吗?(是非问)
(2)你们怎么能发表这样的文章呢?(特指问)
(3)你看看这些孩子,是来读书的,还是来淋雨挨冻的呢?(选择问)
(4)倒霉的事儿偏偏老让我碰到,你说怪不怪?(正反问)
3. 测度疑问句
测度疑问句是带语气词“吧”、表示测度的疑问句。说话人对事情已有初步的看法,但是还不能十分肯定,所以就用猜想或者商量的语气提出来,希望对方证实自己的说法。
例如:
(1)你哪里不舒服吧?
(2)你该听说了吧?
三、祈使句
祈使句是表示要对方做或不做某事、带有祈使语气的句子。
祈使句的语音强度一般比陈述句重,句末用降调,书面上用叹号表示。祈使句主要依靠语气来表达,有时也借助语气词“吧、啊”等表达。例如:让他走吧!
祈使句的种类
根据祈使句的语用意义和语气的强弱,祈使句可以分为四类:
1. 表示命令的祈使句
表示命令的祈使句都带有强制性,要求对方必须服从,言辞肯定,态度严肃。
例如:
(1)站起来!
(2)让他进来!
2. 表示请求的祈使句
与表示命令的祈使句相比,表示请求的祈使句的语气要舒缓一些,可以使用语气词“吧、啊”,主语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
例如:
(1)请给我们多提意见!
(2)这个问题你来回答吧!
3. 表示禁止的祈使句
表示禁止的祈使句明确表示禁止对方做什么事情,言辞强硬,态度坚决,不用语气词。
例如:
(1)别动!
(2)你不要去!
4. 表示劝阻的祈使句
表示劝阻的祈使句语调比较平缓,常用语气词“吧、啊”。
例如:
(1)你们几个休息一会儿吧!
(2)你们可别拿他开玩笑了!
四、感叹句
感叹句是用来表达某种强烈的感情、带有感叹语气的句子。
感叹句常用来表达喜悦、愤怒、惊讶、悲痛、厌恶、恐惧等感情。感叹句句末用叹号,句中常用“好、多、多么、真”等词语。
例如:
(1)啊,这房子真大!
(2)泰山的景色真壮观啊!
(3)哎呀!你怎么能这样做呢!
发表评论
Want to join the discussion?Feel free to contribu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