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鄱文化
赣是江西省的简称,鄱阳湖位于江西省的北部,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是世界上最大的鸟类保护区。赣鄱文化即江西文化。
江西文人、学者多有建树,如陶渊明开创中国田园诗的新天地;欧阳修领军古文革新运动;王安石的变法与革新;黄庭坚江西诗派对后世文学的深远影响;汤显祖则被称为“东方的莎士比亚”。
汪大渊的《岛夷志略》是中西交流史上的史诗巨篇,西文学者称他为“东方的马可·波罗”;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成为当世最全的农业手工业百科全书;赵友钦的《革象新书》把天文历法知识投入人类生活试验中,科学说明“小孔成像”的原理;此外曾安止的农业科学著作《禾谱》等,都在不同的领域诠释了江西文化的多元性。
著名瓷都-景德镇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因镇产青白瓷质地优良,遂以皇帝年号为名置景德镇,沿用至今。
景德镇制瓷已有1700多年历史。它集各地名窑之大成,汇聚制瓷技艺之精华,形成独具特色的景德镇瓷器,以造型优美、品种繁多、装饰丰富、风格独特,以“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著称。其青花瓷、玲珑瓷、粉彩瓷、色釉瓷,合称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
公元1405年 (明永乐三年)开始,郑和七次下西洋,携带的大量瓷器,景德镇瓷器占有重要地位。
景德镇制瓷在清朝达到历史高峰,技术更趋娴熟精湛,品种尤为丰富多彩,康熙时期的青花、三彩、五彩风格别致,雍正时期的墨彩朴素清逸,乾隆时期的青花玲珑和仿古瓷雕等特种工艺瓷巧夺天工,出神入化,令人惊叹。
景德镇陶瓷学院创建于1958年,当地人称陶院,是全球迄今为止唯一的一所陶瓷高等学校,现分为新厂和湘湖两个校区。景德镇陶瓷学院拥有众多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和陶瓷艺术大师。
世界名山-庐山
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与鸡公山、北戴河、莫干山并称四大避暑胜地。
1996年12月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庐山以“世界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4年申报世界地质公园一举成功,2005年又被评定为全球唯一的联合国CCC/UN优秀生态旅游景区。
公元1180年,大哲学家朱熹振兴了白鹿洞书院。他在此开创了中国讲学式教育的先河。他以儒家传统的政治伦理思想为支柱,继往开来,建立了庞大的“理学”体系。自此,“理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主体思想,影响了中国七百年的历史进程。
1895年起,庐山有英、俄、美、法等二十余国建造的别墅群,庐山成了中外著名的避暑胜地。同时,庐山出现了大量的外国教堂、银行、商店、学校、医院,以及市政议会等,庐山成为西方文化影响中国腹地的独特代表。
庐山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山,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浩如烟海的丹青墨迹和脍炙人口的文章佳句,如歌咏庐山的诗词歌赋就有4000余首。唐代诗人李白,五次游历庐山,他的《望庐山瀑布》在中国家喻户晓。宋代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中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也已成为充满哲理的名句。
现代地质学家李四光,以庐山第四纪地质地貌为研究对象,发表了《冰期之庐山》等一系列研究著作,从而开创了第四纪冰川学说,庐山成为了中国第四纪冰川地质学的诞生地。
2009年10,在首届中国庐山世界名山大会上,12个世界名山协会发起成员共同发表了《庐山宣言》, 同意将协会总部设在庐山。 |
“一山藏六教,走遍天下找不到”
(佛教、道教、基督教新教、天主教、东正教、伊斯兰教)
庐山“道释同尊”。道教刘宋天师道宗师陆修静,在庐山建简寂观,编撰藏道经1200卷,奠定了“道藏”基础。公元四世纪,高僧慧远在庐山建东林寺,后成中国佛教净土宗著名的发源地之一。
公元1886年,基督教传入庐山;公元1914年,天主教开始在庐山传播;公元1925年,穆斯林在庐山建起了宗教活动圣所。东林寺、西林寺、黄龙寺、诺娜塔寺院、仙人洞道院、基督教堂、清真寺、文殊塔等具有较高文物价值和观赏价值。
发表评论
Want to join the discussion?Feel free to contribute!